|
昨日,在通城县四庄乡大溪小学长青教学点,江均正在给学生们上课。
这个偏远的山区教学点有10名留守学生,而江均是这里唯一的老师。
28岁的江均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,2010年,得知家乡招录农村小学教师,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云南的舒适工作,回到家乡报考并如愿录取。当年9月,23岁的江均带着教书育人的梦想,来到了通城县四庄乡大溪小学。
看到学校大多数都是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,年轻的江均主动分担学校事务,语文、英语、小门类学科、班主任、政教干事,身兼多职,常忙得没时间回家。
2011年上半年,学校有位老师病重住院,江均在自己已有的工作量基础上又加上了一个班主任、2个班级的语文教学。每天从早到晚课程都排得满满的,每周课时达到了34节,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。一天站下来,几乎迈不动脚步,但他毫无怨言地坚持了下来。
2013年8月,停办多年的大溪小学长青教学点恢复办学,江均来到了这所许多人都不愿涉足的偏远山区教学点,“大溪的留守儿童特别多,我出生在这里,我的家也在这里,家乡需要年轻的教师,我愿意和这里的孩子们一起学习、一起成长。”
“同学们,咱们的学校今天正式开课了!”从那天起,他就成了这所学校唯一的教师,守护着学校和这里的10名留守学生。
交通不便,环境艰苦,设施简陋;菜要自己种,水要自己提,饭要自己做······10名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归他管,除了常规教学工作,江均还身兼保姆、保安、厨师、维修工等多个“职务”。
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中,这所偏远山区的教学点也因这位年轻教师和10名天真活泼的孩子,恢复了昔日的喧闹。
白天围着学生转,晚上江均也没有闲着。他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家访,跟家长聊聊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,听听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。
学校一点点变化,孩子们一点点进步,家长们看在眼里,喜在心上。
“家长们的认同和赞许,就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最大回报,让孩子们能在学校快乐地学习和生活,也是我最大的心愿。”江均欣慰地说。
两年多来,许多县城的单位都向勤恳踏实、工作认真负责的江均抛来橄榄枝,但每次他都委婉拒绝,“心里不是没有斗争过,每次一想到要走,就很痛苦。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,看着他们活泼的身影,我又留了下来。我喜欢这些孩子们,舍不得走了。”
江均的执着,逐渐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,母亲与妻子常常会到学校来帮忙,替他分担一些教学之外的事情。有了家人的陪伴与支持,江均扎根山区的劲头更足了。
2015年教师节前夕,江均荣获“通城县优秀教师”光荣称号。
|
|